<h1>中国书画网</h1>
首 页
网站简介
历代书画家
近现代名家
当代名家
院士展厅
分类展厅
书画销售
人体艺术
书画知识
联系我们
 
最新动态
+ 艺术动态
+ 书画征稿消息
+ 全国展览获奖入选名单
+ 拍卖消息
+ 书画展览消息
+ 书画收藏
+ 艺术争鸣
+ 书画新闻
参展指南
我要参展
参展须知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中华书画网 >> 书画知识 - 北京一号地艺术区“起死回生”

北京一号地艺术区“起死回生”

出自:北京日报    发表时间:2010/7/6 19:42:59    点击率:1108

  两年前,记者曾到一号地艺术区采访,那个时候盛满壮志雄心的一号地人描摹着美好的前景,画图纸、谈规划、忙装修,一群为艺术理想而生的人天天泡在一起,就像故友一样相处。

  两年间,一号地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又被拆迁传闻几度折磨,曾经陷入一片萧瑟,画廊关门、餐厅停业、艺术计划停顿。

  而今,记者再次造访此地却发现,艺术生活区的全新定位让一号地重新焕发了活力。

  确立艺术生活化主题  

  以国际艺术区为定位的一号地诞生于2005年,占地2700亩的超大规模曾经让业界充满了期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这个主要靠国外画商支撑的艺术区突然陷入了危机,国外画商似乎一夜之间突然蒸发掉了。随后,艺术区又遭动荡,随着临近的索家村、费家村以及草场地等地的画家工作室和画廊纷遭拆迁,所有人都担心艺术区也会被拆迁。

  转机发生在去年7月,赛特奥莱名品折扣店进驻只有一站地距离的马泉营。紧接着去年11月,15号地铁一期正式在顺义段铺轨,其中的崔各庄站和马泉营站距一号地都很近,地铁预计今年年底通车。

  随着商业版图的明朗,一号地的命运悄然发生转变,决策者已将其纳入崔各庄乡商业和旅游区域之中,成为高端配套项目。

  何各庄村党支部书记田兴说:“我们最终确定了一号地艺术区艺术生活化的主题。一号地就是要通过变脸,让大家实实在在看到艺术元素如何融入生活。而通过和商业区、旅游区的融合,是最好的途径。”

  今年6月,一号地也终于得到了确实答案:这里不会动,但纯艺术区的计划同时宣告终结。

  做平常人看得懂的艺术

  尽管“艺术生活化”还处于概念阶段,但记者通过跟踪采访发现,艺术家和画廊已经悄然转变,大家力图通过自身努力做平常人看得懂的艺术。

  陈三的理想是打造一家京西生活设计中心。陈三说:“我会开一个设计沙龙。家居装修的人都有一个感觉,业主和设计师都苦于资料缺乏。在我的沙龙里,简欧、田园、中式风格的设计图书将达到几千册。我还会提供扫描仪和数据库,大家不仅可实现资源共享,还可对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

  61岁的老画家张仁强依然精力充沛,他和朋友投资的项目已经确定为一号地的标志性建筑。如今,建筑占地5000平方米的灰色楼群已经全部竣工,招租的标志赫然可见。田兴说:“我们打算把这个项目叫生活定制广场,服装、家具、家居装饰、家居装修,凡是和个性艺术生活有关的项目都可以进驻。”

  画家任思鸿的艺术空间也在装修。原本任思鸿是想建造一个大规模的艺术俱乐部,供艺术圈内朋友聚会,如今,他也改变了最初的设想,艺术空间以个人工作室形式面世。

  高端艺术区难以独立生存

  早在一号地成立时,初创人曾经雄心勃勃地想在此建立中国美术馆分馆、蓬皮杜艺术中心和古根海姆艺术机构的分支机构,但现在看来,这些梦想将永远不可能实现。艺术批评家朱其说,目前,高端艺术区还缺乏配套的基金会捐赠税收免税制度,没有基金会制度,就会造成艺术区或者艺术机构有钱盖房子,没钱运营的窘境。再有,艺术区没有产业为前提也很难生存。

  目前,一号地还略显冷清,但一些画廊和艺术馆已经开始名声远播海外,艺术生活区初现勃勃生机。

  来自台湾的施力仁在一号地开办铸造艺术馆。“这里原本是大铸造厂,挑高17米,结构很单纯,别的经营者会隔成四层,我一层也不隔。”施力仁说,今年5月,梅赛德斯-奔驰举办的设计沙龙活动就在此震撼面世。

  接下来,一号地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许多人关心的,据田兴介绍,一号地所在的商圈将有更大的动作。随着业态的发展和成熟,可以肯定的是:会有更多的人流会涌向一号地。   本报记者 路艳霞

  新闻链接

  一号地艺术区坐落在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村。东临观塘、长岛澜桥香江花园、泉发花园等大型别墅区,南为电子城西区北扩发展区,西接京承高速公路,北依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艺术区最初定位是以追求高端艺术为目的的国际艺术区。目前聚集有30余家画廊、200个画家工作室,并集合了多家艺术氛围浓厚的餐厅和茶室等。已有张晓刚、邱志杰等国际知名艺术家入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联系 | 本站章程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08 -2010 汉唐书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93847号-1 
总部:中国·北京 事业发展部:广东·惠州  联系电话:0752-2356123 邮箱:zhsh5000@163.com
中国文明网